质性研究设计是研究者在探索和理解人类行为、社会现象以及文化背景时所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。与量化研究设计相比,质性研究设计不依赖于量化的数据或统计分析,而是侧重于深入理解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、内在逻辑和复杂性。质性研究设计注重研究者与研究参与者之间的互动,以及研究者对研究现象的解释和洞察。
一、质性研究设计的特点:
二、质性研究设计案例:
案例1:教育质性研究
某研究者对一所小学的课堂教学进行质性研究,旨在了解教师如何通过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研究者采用观察法,对课堂互动进行详细记录,并通过访谈法了解教师和学生的看法。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,研究者发现教师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:1)创造有趣的课堂氛围;2)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;3)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。
案例2:文化质性研究
某研究者对某地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变迁进行质性研究。研究者采用访谈法,对当地民间舞蹈艺人、文化传承人等进行深入访谈,了解他们对民间舞蹈的看法和传承经历。此外,研究者还采用观察法,观察民间舞蹈在当地的实际演出情况。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,研究者发现民间舞蹈在传承过程中,受到现代生活方式、审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,呈现出以下特点:1)舞蹈动作的简化;2)舞蹈音乐的现代化;3)舞蹈内涵的演变。
总之,质性研究设计是一种关注人类行为、社会现象和文化背景的研究方法,通过对研究现象的深入理解,揭示其内在规律和意义。质性研究设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,为研究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提供了独特的视角。